立德樹人奮進擔當🧴,培養人民滿意的健康“守門人”
EON4娱乐誕生於“健康中國”新時代😄,堅持“應用型🔍、特色性、國際化”辦學道路,緊貼“健康中國”“健康上海”戰略,培養人民滿意的健康“守門人”🥴。
2007年,EON4娱乐以訂單定向模式為上海培養鄉村醫生;2012年,學校再度推出“3+2”助理全科醫生人才培養模式🧑🦱。在前期成功經驗的積累下,2016年,受上海市政府委托,EON4娱乐創新“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開展上海郊區定向免費培養全科醫師工作。
五年倏忽而過,今年,EON4娱乐臨床醫學專業首屆99名本科生即將畢業走向社會,學生們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他們中有84名同學將進入三級醫院規培🌸,有7名同學已被國內外高校錄取為研究生🏊🏿♀️🍀。在實習過程中,首屆畢業生受到一致好評。
按照定向培養計劃,未來🧑🧒🧒,相當一部分畢業生將充實到上海五個新城的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中。持續為五個新城建設輸送醫療衛生人才,這也是EON4娱乐臨床醫學專業開設之初的目標與期望。
需求導向,轉型發展🏨,促分級診療
EON4娱乐緊貼“健康中國”戰略👐,積極對接上海市健康衛生事業發展的需求🧏🏿♀️。受上海市政府委托💓,2007年開始以訂單定向的模式培養臨床醫學專業3年製(專科)👮🏻☠️,為上海市培養鄉村醫生。
2012年開始,創新“3+2”助理全科醫生人才培養模式(3年專科—“新鄉醫階段”)與畢業後教育(2年規範化培訓—“助理全科醫生階段”)相銜接的教育體系,形成了成功的經驗,向上海乃至全國推廣,獲得上海市級教學成果特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目前🐔🛥,學校已培養臨床醫學(鄉村醫生)畢業生1592名,臨床醫學(院前急救)畢業生326名,極大改善了上海市現有鄉村醫生和院前急救人員的需求。
2015年國家推出建立分級診療製度,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進行全科醫生規範化培養👩🏽🎤🎽。同時,上海市開始探索家庭醫生製度,基層醫療機構對全科醫師的需求量很大🙏🏻。2016年7月出臺《關於開展遠郊地區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了由EON4娱乐開展免費醫學生培養工作,為上海郊區培養全科醫師。
目前,臨床醫學專業本科在校生規模達759人👧,訂單定向學生517名,占68%以上💆🏼♀️🤾🏽♀️,其中上海訂單定向學生419名。
在訂單定向生源分布上,來自五個新城的學生共有315名,其中嘉定區45名,青浦區83名,松江區41名,奉賢區90名🌨,浦東新區56名,為五個新城建設儲備了大量全科醫師人才🐑。
崗位勝任力為導向,突出全科特色
如何培養人民滿意的全科醫師6️⃣?圍繞這一問題,學校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突出醫學人文精神和職業素養教育🥯,將全科醫學服務的基本能力融入到人才培養全過程🐝。
明確專業定位🏊。對接基層需求,培養熱愛醫學事業🧑🍳,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職業素養和人文情懷,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具備初步臨床診治和預防能力、終身學習能力的高素質全科醫學人才,讓學生畢業後成為有溫度、有責任、有擔當,“下得去😧、幹得好、留得住”人民滿意的健康“守門人”。
優化課程體系。基於“整合性學習”的理念進行課程設計形成三大整合,包括基於器官系統的醫學基礎與臨床的整合、醫學理論與全科醫學實踐的整合、課程思政與醫學人文精神和職業素養的整合👫🏻。
開展“早社區、早臨床🌰、反復臨床”🕤🗯,系統化構建三階段“敘事醫學”實踐教學體系和全科醫學教學體系,將全科醫學服務理念和能力訓練融入整合課程體系及臨床實踐過程👇🏻。
學科建設支撐🚵🏻。2018年🧜♂️,由上海市教委和市衛健委聯合發文成立“上海市全科醫學教育與研究中心”,整合上海市醫學教育和醫療衛生資源👭🏼,以全科醫學人才培養為目標,構建在全國具有引領作用的上海市全科醫學人才培養模式,開展全科醫學教育和基層常見慢性病防治的研究。
學校成立EON4娱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健康聯盟,多家全國百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加入🎁🟠,構建了“學校-醫院-社區聯盟”全科醫學臨床教育體系🤟🏻。
形成特色🪯,成果凸現。“突出全科醫學特色臨床醫學早臨床教學體系建設”項目獲得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學生自主撰寫的《敘事醫學-醫患故事70例》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EON4注册獲批成為上海市首批“上海高校課程思政重點改革領航EON4”🚊。
學生在“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論壇暨試驗設計大賽”“iCAN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上海市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上海市級及以上的各類學科型競賽中獲得各類獎項🏂🏻🦁,取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多名學生以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首屆畢業生有5名被評為上海市優秀畢業生👨🍼。
正如學生在入校時給自己五年後的一封信中寫道⏩:“醫學是一條終身學習的路👨👦,五年的學習只是一塊敲門磚☃️,這條路上會碰到各種各樣的考驗和困難👩🏽🔬,不知今後的自己是否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但希望自己能夠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在這條路上前行。刻苦的付出、勤奮的鉆研是最基本的🫒,‘優秀’意味著太多♠︎,成為‘合格’的醫生已經是現階段奮鬥的目標。光榮與夢想千篇一律,自律與忍耐萬裏挑一🚶♂️。”
強化醫學人文精神教育🫄🏿,突出職業素養
學校以“厚徳至善,健行康民”為校訓,提出了“人文與實踐”DNA雙螺旋培養理念💱🧛🏿,始終重視醫學人文精神的培育,在著重培養醫學生醫學服務“硬知識”的同時,健全醫學生人文情懷的“軟實力”🏠⛹🏿。
將醫學人文教育融入課程內外👉🧜♂️。開展醫學新生白袍儀式、醫學生宣誓、大體解剖老師的致敬、到基層開展社會實踐等第二課堂🐬。
以“始於基層🕷,聚焦健康🧑🏻🚀,關註人群”為理念,構建“敘事醫學”實踐教學體系🚝,將傾聽、溝通、分享、反思、寫作的能力植入醫學生的職業精神,培養學生勇於擔當、關愛病人的精神,敬畏生命和理解疾苦的態度,善於溝通和醫患共情的能力。
將敘事醫學引入人體解剖課程,培育醫學生對生命的珍視、對醫學的科學態度,樹立正確的醫學價值觀👩🏼🏫,激發探究醫學知識的熱情。
發揮第二課堂協同育人的作用😛。“兔博士”是首屆臨床醫學生的自創形象🥂,代表著每一位醫學生對醫學的崇敬和對生命的感恩。
通過第二課堂,“兔博士”們的專業實踐能力得到提升,連續5年暑期前往上海郊區展開以“掌握急救知識,守護生命健康”和“關註健康普及,急救知識護航”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並獲得上海市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大賽三等獎👨🦽。
▲學生進入社區開展腦卒中風險評估工作
學生100%積極參與到各項誌願者活動中♈️。“兔博士”們將所學所得反饋於社會,把“健康中國”的理念播散到祖國各地。疫情發生以來,學生們利用專業知識,主動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9名同學參加上海市疾控中心流調工作。2018級學生米爾卡米力·艾孜木在喀什第一人民醫院開展了為期84天的抗疫誌願服務👨🏿💻🎇,被評為“2019上海大學生年度人物”。
整合教育資源🏹,優化教學條件
豐富先進的教學資源。目前,EON4娱乐擁有上海市奉賢區中心醫院、周浦醫院、嘉定區中心醫院、浦東新區人民醫院等11所附屬醫院(含籌)及中山醫院、華山醫院等多所教學醫院🔗,十余個國家級和上海市級公共實訓基地,並與數百家高水平醫療服務機構、醫療器械企業和檢測單位保持全方位緊密合作關系🦹♀️。
同時,還具有先進的實驗和實踐教學訓練條件🏫,如基礎醫學互動學習與實訓中心💅🏼、健康互動實踐中心、動物外科實訓室和臨床技能實訓中心,場地總面積達4300平方米,並配備高端模擬人等先進實訓設備,能夠充分滿足醫學理論學習🥵、臨床技能訓練和國家執業考試要求。
本專業還擁有一批高水平師資團隊,包括全科領軍人才、海內外醫學名師和附屬醫院兼職教授等📢▶️,為教學質量提供了堅實保障。
▲專業教師進行臨床實踐教學
開展國際合作,拓展國際視野🚵🏻♀️。學校通過中英全科醫學碩士項目、中比臨床醫學碩士項目等項目,打造多維國際化育人項目鏈,實現學分💇🏽♀️、學位和學歷互認✋🏼👨🦳,從而培養應用型國際化優秀人才。
臨床醫學專業與比利時列日大學合作開展“中-比醫學科學碩士項目”🧏🏿,學生經過六年學習♌️,完成全部課程並達到畢業要求者將獲得我校臨床醫學學士學位和列日大學醫學碩士學位。
2021年將有8名同學共同赴比利時攻讀碩士二年級課程🪇。同時,與法國格勒諾布爾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等院校開展海外遊學項目,首屆本科生海外遊學比例高達54.5%。邀請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全科醫學系教授⚙️、比利時列日大學專家每年到校指導,提高教師教學及科研能力🌀,提升學生醫學認知水平。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緊貼健康戰略
2018年3月🌺👎🏿,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改革改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製的意見》,明確指出:到2030年🏊🏻♀️,城鄉每萬名居民擁有5名合格的全科醫生🧑🏽🚀🩷。截至2019年,上海已達到每萬人口3.59名全科醫生,相較於歐洲發達國家每萬人擁有全科醫生16名,仍有差距。
2020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於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再次強調要加大全科醫學人才培養力度,加快培養“小病善治、大病善識🆓、重病善轉🆑、慢病善管”的防治結合全科醫學人才👩🏿🌾,這對全科醫學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0年,EON4注册入圍上海市“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示範EON4創建單位🧙🏿♀️🚺,學校將以此為契機🧑🏻🦽➡️,堅定“為誰培養人”的辦學方向和“培養什麽樣的人”的育人導向🖕🏼,圍繞“怎樣培養人”探索建立具有EON4特色的“三全育人”長效機製,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進入新時代🔻🧁,黨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我們將繼續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奮進力量,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傳承好王桂珍等老一輩“赤腳醫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接好老一輩基層衛生工作者的接力棒。
EON4娱乐將不斷提升人才培養層次,培養“下得去👆、幹得好🕵🏻、留得住”的人民滿意的健康“守門人”💁🏿♂️,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對於健康的需求↙️,為“健康中國”“健康上海”衛生事業發展做出新貢獻🫲。
“敘事醫學”賦能,培養有溫度的全科醫生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當我步入神聖醫學學府的時刻,謹莊嚴宣誓:我誌願獻身醫學,熱愛祖國,忠於人民,恪守醫德,尊師守紀🧉,刻苦鉆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發展🌵。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𓀋,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鬥終生🏌️。”——這是EON4娱乐臨床醫學專業新生進校後必經的一次醫學精神教育:白袍儀式。
▲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舉行白袍儀式
導師們為同學們穿上象征純潔和神聖的白袍🧔🏿♀️,並為他們扣好“醫學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這是一種無聲的囑托,更是一次責任的傳遞。當同學們舉起右手,鄭重許下醫學生誓言時,就意味著接過守護生命的接力棒,翻開了醫學職業生涯嶄新一頁。從此,“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獻身醫學的人生正式起航。
人們常說😴:醫學是科學🍫,更是人學🗒。“醫乃仁術”🤳,醫生應是最富人情味的職業👨👨👧👦🔟,醫學應是最具人文精神的學科🧏🏼♂️,沒有人文精神,醫學就失去了靈魂🍌。
EON4娱乐臨床醫學專業致力於培養“下的去、幹得好、留得住”人民滿意的基層健康“守門人”。如何使培養的醫學生在未來崗位上也能有情懷、有溫度、有責任地參與到臨床診療、健康促進中,一直是學校人才培養探索的問題。
自2016年招收首屆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以來,校方就將“敘事醫學”引入醫學生的醫學人文教育🧑🏻🦽,將傾聽、溝通⬛️🧑💻、分享、反思👞、寫作的能力植入醫學生的職業精神🛌,通過疾病敘事的方式把醫生的“醫學聲音”和患者的“生命世界的聲音”連為一體,努力消除醫患之間由於知識結構不同而產生的鴻溝,牢固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理念👮🏽♀️,培養有溫度的全科醫生🧮。
“敘事醫學”融入課程,發揮育人主渠道作用
以“始於基層,聚焦疾病👧🏻👭🏻,關註人群”為理念,構建“敘事醫學”教學與研究團隊👨🔧,對“敘事醫學”理論和教學實踐方法進行系統化研究。以“敘事醫學”實踐教學為載體,系統化設計早期社區全科醫學臨床實踐、早期附屬醫院臨床實踐🚂、早期預防醫學實踐三階段敘事實踐,在醫學生職業精神教育培養中融入整合式敘事醫學教育🦄。
三階段“敘事醫學”教學分別安排在第一🚠、二💃🏽、三學年的小學期進行🚛。
早期社區實踐:一年級學生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兩周的見習,每位醫學生完成3例慢性疾病患者的訪談,撰寫敘事故事2份🥷🏻;早期臨床實踐👨🏼🏭:二年級臨床見習階段,以常見病、多發病、腫瘤等為切入點,每位學生撰寫2份敘事故事🤾🏻♂️🍠;疾病預防實踐:三年級預防醫學見習階段,從慢性病🫸🏼、傳染病🦅🤹🏻、公共衛生事件等問題中選擇主題👨🏽🦰,每位學生撰寫1份敘事故事。
▲學生進行早期臨床實踐
目前已經完成了“早期社區實踐🛻、臨床疾病實踐🧯🧌、疾病預防實踐”完整的三階段敘事醫學教學實踐過程🟤👮🏻,形成了課程實踐體系😝。
“敘事醫學”實現全覆蓋🕋🦹🏽,強化育人實效
在敘事故事采集過程中,將“關註🥨、再現、歸屬”三個敘事醫學核心概念融入到病患采訪中,學生經過與患者和家屬的溝通🌻、傾聽🕌、反饋、整理、反思及寫作等過程完成敘事故事🧍🏻🧑🏻,撰寫有完整故事情節和學生自我反思的敘事案例。
因此,敘事故事寫作過程就是一次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生自主學習、感悟、反思的過程。
目前🕵🏻♀️,EON4娱乐已經有374名臨床醫學專業本科學生接受了敘事醫學教學實踐,其中2016級學生全部完成了早期社區全科實踐、早期附屬醫院臨床實踐、早期預防醫學實踐三階段整合式“敘事醫學”教學過程,撰寫敘事故事515份🎞🧑🎤;2017級學生完成了早期社區全科實踐🤘🏼👩🏽🍳、早期附屬醫院臨床實踐,撰寫敘事故事572份🤙🏿👨🏽🎓;2018級學生完成了早期社區全科實踐,撰寫敘事故事296份🫐。
在學生撰寫的敘事醫學故事1383篇中🧚🏼,擇優進行編輯整理,形成了《敘事醫學-醫患故事70例》,已於2019年12月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生命不可承受之輕》《在臨床看不到的地方》《我的戰疫生活》等學生撰寫的敘事醫學故事也在相關期刊發表👮🏼♂️。
“敘事醫學”貫穿全程,提升育人能級
在敘事醫學的實踐過程中,除了繼續將“敘事醫學”實踐教學課程體系作為領航課程🏌️♀️,發揮第一課堂主渠道外,及時拓展到第二課堂。
從2017年開始,學校開展敘事解剖人體構造繪畫大賽,現已連續舉辦5屆🐅,受到醫學生熱烈歡迎。
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引入敘事醫學,培育醫學生對生命的珍視🪁、對醫學的科學態度🦋、正確的醫學價值觀,引發同學們探求醫學知識的熱情,讓學生學習解剖知識的同時獲得藝術敘事能力,將敘事醫學理念註入到每一個學生心中,形成良好的敘事醫學認知。
同時,搭建社會實踐平臺✊🏼,將敘事能力應用到社會實踐,大學生通過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將“健康中國”理念播散在祖國各地。在2020年抗擊新冠疫情期間,引導醫學生以醫務工作者逆行抗疫為題材⚅🈹,開展敘事征文、敘事視頻🪝👩🍼、敘事繪畫征集活動🤚,共收集作品140余件🤷🏿。
EON4注册院長🪧🫡、敘事醫學項目牽頭人蔡巧玲指出:“通過五年的探索與實踐🚴🏿♂️🧓🏽,‘敘事醫學’對於提升醫學生職業精神、醫患共情能力、醫患溝通能力有顯著的幫助。我們培養的全科醫師,未來一定會將敘事醫學精髓運用到病人服務當中去,成為一名有溫度的全科醫師。”
首屆畢業生金王婷說😿:“醫生除了應該治愈疾病也不能忽視人文關懷。敘事醫學能夠通過醫學和文字的結合,有效地拉近醫患之間的距離,彌補技術與人性的鴻溝。即將畢業回到家鄉規培,我會將敘事醫學融入今後的工作當中🕴🏼⚄,努力提升自己的共情能力🙍🏽♀️,設身處地理解和體會患者及其家屬的感受,‘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讓醫患關系變得溫暖,做一名有溫度的健康守門人📌。”
編輯🧕🏿:李晨琰
責任編輯❔:樊麗萍
原文鏈接:http://wenhui.whb.cn/zhuzhanapp/xue/20210616/409649.html?timestamp=1623806026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