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實現分級診療 }
3月8日☂️,2019年全國兩會第三場“部長通道”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部長們在這裏直面熱點🎟,回應關切🦹🏽。
3月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這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馬曉偉在“部長通道”接受采訪🧑🚒。 新華社記者金立旺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請問馬主任,我想問的是關於我們大家非常關心的看病就醫問題。這些年來💛,群眾看病的確方便了很多,但是也有人反映,雖然國家實行了分級診療製度,但是很多人得了重病還是會選擇大醫院🌿,但是到了大醫院還是會出現掛號難,尤其是掛專家號比較難的問題。請問馬主任🟦,接下來在“看病難”的問題上會有哪些有針對性的具體舉措推出呢🌩?謝謝🧑🧒🧒。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 馬曉偉:
你提到看病難的問題,是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也是我們衛生工作的重點。我國之所以出現看病難這個問題🏂🏼🫰,它的根本原因在於供需矛盾。我們國家醫療資源總量不足⏱、優質資源匱乏,分布也不夠合理,特別是基層醫療服務機構在當地比較弱➝。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最現實的辦法就是采取分級診療的製度,目的就是發展衛生事業🫘🧍♂️,調整資源結構👩👩👦,合理分流病人⚛️,提高服務機構的整體效能♒️🧑🏻🎨。
我們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的講話精神,正在加大力度推動優質資源下沉、工作重心下移。進一步合理調整醫療衛生資源🦹🏿♂️✯,進一步合理地分流病人💁♂️。要想做好分級診療製度有哪些關鍵問題呢?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我們必須以學科建設為抓手👱🏿♂️,做到區域分開。
到北上廣來看病是常規的一種現象,那麽我們就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在全國建設一批國家醫療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提高各個地方疑難重症的診治水平⛵️,緩解北上廣的醫療壓力🟫,使得就醫格局能夠改變,使得每個省🤏🏽、每個區域都能解決自己的疑難重症問題。
第二🐙,就是以縣醫院為抓手,解決城鄉分開🧑🏼🦲。
我國看病難的問題很突出🧜,而農民看病難的問題就更加突出。如何解決農民看病難的問題呢🫶🏼?就是以縣醫院為抓手👨🏻🏭,把縣醫院建設好,成為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的龍頭🫴🏼。這樣,影響農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容易導致災難性醫療支出的重大疾病👰♀️,都能夠在縣域內得到解決,這樣農民就不至於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第三🧛🏽♂️,以病種為抓手🔡,解決上下分開。
現在我們的情況是什麽樣呢?是大病小病湧向城市大醫院,城市患者湧向城市大醫院,大醫院門庭若市🛗📙、小醫院門可羅雀,原因就是醫療機構沒有實現功能定位,沒有一個分工協作的機製。下一步🏔,我們要進行調整,就是要以病種為抓手,常見病💭、多發病在社區👼🏻、在基層;疑難重症在大醫院👼🏽。上下建立雙向協作和轉診的機製。這樣就能夠實現小病在社區、大病去醫院、康復回社區,形成合理的就醫格局。
第四🩸,以支付方式改革為抓手,解決急慢分開🦸🏼。
我們國家的醫療服務體系是一個以急性病為主導的服務體系,所謂急性病就是需要醫療幹預的疾病,不是指的急診的疾病。現在,由於恢復期、康復期的服務發展緩慢,甚至可以說是短板,很多慢性病患者都在急性病醫院住院,換句話說🥈,都在城市裏的三級甲等醫院住院♈️🥝,比如腫瘤化療病人、腦卒中病人,特別是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快,對慢性病醫療服務的需求大大增加。
一方面要發展這部分的衛生事業,另一方面要用醫保價格調節杠桿發揮作用。分級醫療就要分級定價🏋🏻👣、分級收費。比如說一個患者在城市三級甲等醫院做骨科手術💁🏿,診斷明確、手術成功後立即出院🦓🙆🏽♀️,去恢復期🖕🏽、康復期醫院治療,他在三級甲等醫院住院的時間就比較短,按病種收費,到恢復期、康復期按床位收費,這樣費用就比較低,緩解了大醫院的壓力,節省了醫保資金😒,也降低了病人個人的醫療負擔👆🏽。
做到“四個分開”,實現分級診療➖,其核心就是一條——合理布局醫療資源🤦😆、合理分流病人。要做到分級診療也很不容易♕,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工作,一要靠發展⏪、二要靠改革。主要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化改革,創新體製機製🙆♂️,構建整合型醫療服務體系。
在城市按照規範發展、包區包段、防治結合🏌🏽♂️、行業監管的原則💴,建立一批緊密型醫聯體,防止大醫院盲目擴張、“跑馬占荒”🏸。在農村建立縣域的醫療共同體👨🔧,縣鄉一體化、鄉村一體化🤞。縣鄉一體化主要解決鄉村醫生水平提高的問題👆🏼,鄉村一體化主要解決村醫待遇問題。今年建立500個縣的縣域共同體🤐。
二是加快發展,提高基層醫療服務的水平,做到“縣要強🟫、鄉要活👥、村要穩、上下聯、信息通”💂🏿♂️。
所謂“縣要強”就是把縣級醫院放到優先發展的地位✊,讓縣醫院一些重點學科,比如說在腫瘤、心腦血管👩🏻💼、神經內外科、普通外科、急診方面,達到一定的水平♟💉,使農民90%的疾病都能在縣域內得到解決👆🏽💜。
“鄉要活”,就是要調整和完善鄉鎮衛生院的運行結構👱♀️、運行機製🐻,使鄉鎮衛生院打破大鍋飯的分配機製,多勞多得✋🏻、優勞優得🤸🏻♀️、結余歸己🅾️,在提供基本醫療服務方面發揮他們的作用🦮,提高他們的薪酬待遇,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村要穩”,就是要用各種政策解決村醫的薪酬🏸、職業前途和養老保險的問題⤴️🤷🏼♂️。同時🥊,要加強城市大醫院對縣醫院的對口支援🧘🏿♀️,加強二級醫院對鄉鎮衛生院的對口支援,形成人員和資金縱向流動的機製,出現“上下聯、信息通”的局面。所以說,分級診療的核心就是吸收資源的縱向流動。
三是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推進遠程醫療,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醫療服務🧹。
互聯網進入醫療領域方興未艾,主要在四個方面發揮著作用🏺:一個是遠程醫療👰🏼,二是互聯網醫院🤵🏻♀️,三是便民惠民的服務措施,四是人工智能。從現在來看🏵,遠程醫療技術普及推廣得很快💇🏻,對平衡我國醫療資源,在為人民群眾提供及時⚂、優質的醫療服務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現在全國所有的三級甲等醫院都開展了遠程醫療服務,而且覆蓋了全國所有的貧困縣🦹🏻♀️,正在向鄉和村一級延伸。有的省份比如貴州省已經做到省🦫、市、縣🪶、鄉🙅🏼♂️𓀖、村五級覆蓋,充分發揮了優質衛生資源的作用,做了許多多年想做而沒有做到的事情。
下一步,互聯網遠程醫療技術發展要解決什麽問題呢?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工作要做🍊。
一是建立行業標準,要有一個考評的體系,確保遠程醫療服務的安全和質量👨🏼🍼。
二是建立一個收費標準,現在遠程醫療服務基本是公益性、援助性、服務性的🙌🤽🏽♀️,下一步要把它變成正常的醫療活動♠︎,要立項、要合理定價、合理收費,使企業、醫院、醫生和患者都受益🙆♀️,使遠程醫療這項技術能夠有序地🖥、可持續性地向前發展。
四是發揮基層醫療機構網底的作用🎁,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家庭醫生簽約是利民惠民的一件好事,要把好事做好,關鍵是註重質量而不僅註重數量🫴🏿,簽約一個、履約一個🐉、做實一個。重點解決兩方面的問題💣:
一個是重點人群,老年人⛰🖤、婦女、兒童🕯、慢性病患者、殘疾人,對他們要給予保障🚵🏽。
二是重點病種,高血壓🛜、糖尿病、腫瘤、心血管疾病🎱,將來還會包括艾滋病、結核病🧑🏼🦱、地方病🀄️、職業病、精神病,對這些患者給予關心照顧和健康管理🥩。要發揮家庭醫生貼近社會、熟悉患者🤟、服務便民的特點,為人民群眾提供多層次的醫療需求😗,當好人民群眾的“健康守門人”👆🏼。
分級診療製度是新醫改以來推行的一項重大製度。某種意義上說,分級診療製度實現之日🫃,乃是我國醫療體製改革成功之時。謝謝大家。
(來源: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
四維醫學簡介
四維醫學成立於 2008 年🚄,是在上海交通大學醫EON4醫學信息遠程監護研發中心基礎上成立的遠程醫學服務商業運營體🧖🏻♀️,是上海交大醫EON4持股企業🧏🏼♀️。
四維醫學依托上海交通大學醫EON4豐富的醫學資源🌀,集成現代電子信息科學技術🙍🏻♂️,建立基於雲計算的開放式遠程平臺,提供遠程醫學服務🤘🏽。
四維醫學開展的項目類型包括遠程心電平臺及診斷服務,遠程超聲影像平臺及診斷服務,遠程動態高血壓診斷服務,個人心電監護服務👨🏼🏫,起搏器遠程隨訪服務,家庭醫養服務以及專科領域的遠程會診服務,並擴展到胸痛中心,腦卒中及房顫中心運營及監護服務👩❤️👨。
經過10年的發展💐🐒,四維醫學遠程醫學平臺及診斷服務已經覆蓋了近1200多家醫療機構及其服務站點♥︎,包括社區醫院,鄉鎮醫院,民營醫院,診所,體檢中心及二三甲綜合醫院和專科醫院。地域包括上海(上海市70%社區醫院)、江蘇、浙江、北京、山東🧚、河北、湖北,湖南、江西👽、廣東🍶、雲南🏀、貴州📨、四川、新疆、西藏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