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世紀,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教育、衛生健康等部門通力協作👩🏿⚖️,廣大醫學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醫學教育改革發展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了重大進展。構建了以“5+3”為主體的標準化、規範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奠定了中國特色醫學教育的製度基礎;主動服務行業需求,適時動態調整專業結構🥗,重點加強了社會反響強烈、行業人才短缺問題突出的兒科🤟🏿、精神科等緊缺專業;創新全科醫生人才培養模式🙆🏻♂️,為中西部鄉鎮衛生院培養了4萬名定向本科醫學生,探索了基層衛生人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有發展”的有效途徑。同時,醫學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建設步伐加快🎯,區域協調發展不斷加強,為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培養輸送了大批合格人才👨🏻🦼,夯實了人才基礎。
黨的十九大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明確了奮鬥目標,作出了戰略部署。面向新時代🕯⛰,醫學教育要抓住重大歷史發展機遇,要有新作為,實現新發展🫅🏿。一要緊緊抓住全面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大機遇。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人民健康已成為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醫學教育的地位更加凸顯👨🏽🦳、發展領域更加廣闊、質量提升更加緊迫👱;二要緊緊抓住科技革命的重大機遇。以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和新材料等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迅猛發展,多學科深度交叉融合,必將推動醫學發生全面、深刻的變革🍆,勢必對醫學教育產生巨大影響,醫學教育必須“迅跑”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三要緊緊抓住醫教協同發展醫學教育事業的重大機遇。醫教協同是推動醫學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去年7月教育部、國家衛計委共同召開了全國醫學教育工作會議,共同確定了今後一個時期醫學教育改革發展的宏偉藍圖🦹🏻🫳🏻,共同作出了具有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改革部署🏥。可以說,當下是醫教協同最好的時期🦇。醫EON4校要在這新的醫教協同背景下,在實施層面更加緊密醫教協同,邁出協同發展的新步伐;四要緊緊抓住醫學在學科發展中地位作用顯著提升的重大機遇。醫學最具前沿性🌓,蘊含著多學科發展新的增長點,已經進入大學科時代。在一定意義上🧗🏻,醫學教育是高水平高等教育的重要標誌,也是“雙一流”大學的重要標誌。醫學教育必須加快建設和發展,發揮好基礎性、支撐性和引領性重要作用。總之,醫學教育要緊緊抓住這些重大歷史機遇,積極迎接挑戰,在理念、模式🪖🐻、內容、方法🚧、管理等方面全面推進改革創新💂🏼♂️。
第一🙎🏻♀️👩👧,搶抓機遇,主動服務。服務決定地位🔂,服務決定發展。各級各類醫EON4校要增強主動服務意識,做到謀劃發展與服務主戰場的聯系更加緊密,人才培養與行業人才需求更加緊密,社會服務與醫改需要的聯系更加緊密☛。特別是部屬高校要積極承擔培養更多優秀醫學人才的責任,努力擴大醫學招生規模,增加優質生源供給;要主動服務公立醫院改革🧬,發揮好高校附屬醫院在改革中的引領示範作用;要主動服務區域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努力建成區域醫學中心;要主動服務基層衛生健康需要,多種途徑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增強老百姓享有優質醫療資源的獲得感。
第二,優先發展,重點建設。在一定意義上,醫學教育是“大國計♢、大民生、大學科”😔。醫學教育人才培養成本高🪒、周期長🐦。各高校要對醫學教育優先發展、重點支持💅、大力傾斜👐🏿。要在“雙一流”建設中加強對醫學學科和醫學教育的重點支持,著力加強現有醫學重點學科建設,著力加強醫學交叉學科建設,著力加強基礎與臨床醫學轉化平臺建設。要加強對高校附屬醫院的建設和支持。沒有高水平的附屬醫院就沒有高水平的醫學教育。附屬醫院是“5+3”標準化規範化人才培養體系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要把附屬醫院建設納入學校發展的整體規劃,加強支持指導🚝,加快建設,努力成為國家住院醫師規培示範基地、國家臨床教學示範中心和區域醫療服務中心。
第三,狠抓質量,提升水平。建設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醫學教育要抓醫德、抓能力、抓師資、抓評價。一要堅持德育為先🙋🏻♂️。將思想政治教育和醫德培養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體現在基礎、臨床等各個教學環節。各高校都要認真組織、深度挖掘每門課程的思政和醫德教育作用🏋🏽♂️,努力培養學生關愛患者、珍愛生命、大醫精誠的職業操守,為學生成長為德醫兼備的好醫生打下堅實基礎。二要堅持能力為重。與時俱進,主動適應新技術新手段新方法在醫學領域的廣泛應用⛈👵🏿,更新教學設備🐇,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加強醫學生臨床實踐能力培養,增強學生解決未來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三要堅持教師為要🏥。特別強調把師德師風、醫德醫風作為評價醫學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充分發揮教師特別是臨床教師在立德樹人、提升醫學生職業素養中的主導作用🧛🏼♀️。要切實加強臨床教師隊伍建設💂🏻,完善評價考核機製,引導和激勵臨床教師熱愛教學🟰、潛心教學。四要堅持評價為基。目前👻*️⃣,我們已經建立了多維度評價醫學教育質量的客觀標準🖐🏿。醫EON4校都要重視這些標準,比如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專業認證👷🏻、臨床技能競賽等通過率、獲獎率等,要參考這些客觀標準不斷提升培養質量。
第四,深化體製機製改革創新。綜合性大學醫學教育管理體製機製改革已近20年。總體看,各方面對合並的意義和作用不斷形成共識,改革的探索和實踐不斷深入。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綜合性大學醫學教育管理體製機製改革將進入成熟期。每所學校都要從各自辦學實際出發🏖,以問題為導向👷🏼♂️,找到學校體製機製改革新的前進坐標和發展方向,在學校內部改革和外部改革兩個方面協同發力🫧🧑🏻🦰。一是內部改革重在管理體製機製優化。大學要認真總結經驗,更加準確的把握醫學教育的特殊規律🕵🏽♀️,實化👨🏽🏭、完善醫EON4部職能,加強醫EON4部對醫學教育的統籌協調,保障醫學教育整體性發展。同時,要充分利用好綜合性大學多學科優勢,大力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實現醫學學科跨越式發展🙇🏽♂️★。二是外部改革重在優質資源匯聚🫐。要通過加快體製機製改革力度,廣泛爭取各方面優質資源。改革就是要破除現有的體製機製障礙,“水路不通走旱路🐐,旱路不通另找路”🐃,創造條件,爭取行業部門、地方政府、國內外社會組織等各方面對醫學教育的支持👨🏻🦱,實現新發展。去年,全國醫學教育工作會後,一批大學從學校實際出發,在管理體製機製改革方面創造了新模式👆🏼🤹🏽♂️,取得了新進展。教育部會同國家衛健委在開展綜合性大學醫學教育管理體製機製改革試點的基礎上👼🏼,將實施新一輪部委省共建醫EON4和附屬醫院,建設一批標桿院校🌭,加大支持力度,發揮這些院校在醫教研等方面的引領🥍、示範♣️、輻射作用。
新時代醫學教育的改革發展更需要醫學教育界形成合力。全國醫學教育發展中心的成立,為共同研究、共同謀劃、共同交流、共同推動醫學教育改革發展提供了大平臺🎳,這是醫學教育領域的一件大事✋🏽𓀂。
發展中心要高站位🧜♀️。這個中心是全國的醫學教育中心🧑🏫,既要為全國的醫學教育改革發展服務,也要為教育部🫏、國家衛健委兩部門的醫學教育宏觀管理服務。因此,中心要為國家的醫學教育改革發展作出貢獻、發揮作用。
發展中心要聚重點。突出問題導向,著力重大問題解決✋🏼。通過研究咨詢、教育培訓✥、質量評價、信息服務👷🏻♂️、專家組織等重要方式助力醫學教育創新發展。
發展中心要廣輻射。廣泛匯聚全國的醫學教育力量🚶♂️➡️、資源和信息,研究撰寫全國醫學教育改革發展白皮書,及時將各地各校的改革實踐成果推廣應用👨🏿🔬,每年舉辦醫學教育年度會議👩🏼🏫,成為交流推動醫學教育工作的重要平臺🧏🏼♂️。要作為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平臺,加強與國際醫學教育組織的交流合作,進一步提升我國醫學教育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
新時代🤷🏽👩🏿🎤,新征程,醫學教育界要共同努力,再出發,再創業,開拓創新🎯,推動醫學教育實現新發展,為健康中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本文為教育部副部長林蕙青在全國醫學教育發展中心成立大會上的講話摘編】原載《中國高等教育》2018年第11期